肺结节手术就像“睡了一觉”?“无管”麻醉技术带来舒适化医疗新体验!

“感觉就像睡了一觉,醒来手术已经做完了,一点也不疼。”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手术室,一位刚完成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患者微笑着对医护人员说道。

与传统全麻手术后的痛苦不同,这位患者神态轻松、呼吸平稳,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深度睡眠。这得益于中心最新成功开展的“无管麻醉”技术(Tubeless Anesthesia)。在麻醉科与胸外科团队的精密配合下,已有多位患者利用“保留自主呼吸+无气管插管”麻醉技术顺利完成手术,真正实现了舒适化、精准化胸外科微创治疗。

告别气管插管,患者全程自主呼吸

过去,胸外科手术离不开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,虽然安全,但患者术后常伴有咽喉疼痛、咳嗽等不适,恢复过程较为痛苦。

而“无管麻醉”技术的核心,是让患者在术中仍保持自主呼吸,且疼痛少、恢复快。麻醉科团队首先通过超声精准定位,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,阻断手术区域的痛觉传导;随后采用喉罩代替传统气管插管,在维持通气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气道刺激。术中患者无需呼吸机辅助,就能自然呼吸,生命体征保持平稳。

展开剩余45%

多学科协作,手术更加精准安全

对于外科医生来说,“无管麻醉”也带来了更理想的手术环境。由于患者胸腔不再随呼吸机大幅度起伏,肺部位置更稳定,手术操作变得更加精准可靠。

而从患者角度看,这一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。术后即刻清醒,无咽喉肿痛、声音嘶哑;避免呼吸机相关肺损伤,并发症更少;恢复快、可早下床,缩短住院时间。

不仅技术升级,更是理念革新

“无管麻醉的应用,标志着我们正从‘保证术中安全’向‘促进围术期康复’转变”,麻醉科王恒林主任表示。

目前,该技术已成功用于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。未来,团队计划将其逐步拓展至肺大疱切除、纵隔肿瘤切除等更多胸外科术式,持续探索无管、微创、舒适化医疗新模式,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精准医疗带来的高质量服务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下一篇:没有了